2024-11-23 19:28:04

 

  

Google

高扬孩子人生航船的风帆...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

聚焦寒假之四:孩子在假...

卡尔·威特的金典教子理论

“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

家长应理性对待小众文化 青少年心理诉求当受重视

 
    小众文化在当下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大数据技术和融媒体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形形色色的小众文化更是层出不穷,尤其在新型网络平台上不断出现。那些产生不良作用的小众文化更是对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当谈到小众文化时,很多家长都会将其视为“另类”,有的家长甚至谈及色变。其实,一些有着相似兴趣或文化品位的青少年群体因“趣”成圈,分属不同圈层之中的青少年,既在圈层内部获得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又在圈层之间感受着孤独感、疏离感。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小众文化应与新潮文化相区别

  理解“小众”的意涵是对小众文化进行界定的基础。较为规范严谨的小众研究近年来刚刚起步,在此之前小众多作为通俗概念使用,与很多研究领域皆有交叉。

  本刊在前期采访中就发现,很多小众文化的目标群体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因此,在对待小众文化时,有人用“一刀切”的方式,将小众文化与青少年文化、新潮文化混为一谈。

  对此,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惠凡表示,小众文化是相对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文化样态。小众是因其具有相对边缘的地位,内聚性是它的基本特性,因此对于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例如实验电影、独立音乐等都是小众文化的聚集地。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变得多元丰富,出生于这一时期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彼此之间的价值观大相径庭,这影响了社会整体的思想状态,但这种不同却也给予了文化很多可能性,许多小众文化正是在这种多元的氛围下获得了生根发芽的土壤。不同于大众文化基于消费的性质,小众文化更多是依靠一种高度自觉的文化追求,它通常是精神领域的产物,圈内成员之间根据某一标准自发形成并维系这一圈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分析指出,我们很多人之所以经常把小众文化和青少年文化、流行文化混为一谈,是由于小众文化的特点决定的。青少年是社会的晴雨表,在社会的急剧转型期中,对影响感受敏锐并快速做出反应的往往是青少年。小众文化主要的聚集群体就是青少年,所以很多小众文化实为小众化的青少年文化。其次,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重要且复杂,这一时期的人通常有理想有追求,对待未来有着热切的好奇心,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比起其他社会群体更为容易,很多小众文化又都存在“新”“奇”“特”的特征,因此,较之其他社会群体,青少年群体对小众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再次,当下的青少年已经不止步于产品的实用性,他们更注重产品是否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以及产品与自身的个性和追求的价值是否契合。小众文化区别于其他品类,自带独特魅力,能为青少年带来辨识度极强的差异化产品,满足他们追求与众不同、新奇好玩的需求。所以,在常人看来,小众文化和青少年文化、新潮文化就容易混淆甚至画上等号。

  小众文化并非因为互联网兴起

  互联网的发展给小众文化提供了成长土壤,也为小众文化群体提供了发声渠道。这就使得人们可接触的小众文化数量大大提高。所以尽管互联网不是唯一促进小众文化发展的因素,但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使人们能够充分与小众文化发生联系。

  对此,蒋俏蕾表示,小众文化是相对大众文化而言的,因此,只要存在文化就会有小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换句话说,追求小众文化的部分青少年,由于兴趣情感的相近,与纷纷扰扰的世俗社会相区隔,实际以自我意志、主体意识构筑起一个个全新的世界。在此世界中,他们可以重新建构自己的身份与角色,以特有的方式彰显他们的心灵世界,这能够最大化地满足其内心对情感价值的强烈诉求。而借助现代网络媒体技术,青少年们更能够及时找寻到志同道合的‘圈内人’,使天南海北的‘同道中人’集聚一堂,从而在此表达自我,交流宣泄情感,寻求身份归属。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互联网才是小众文化产生的原因。”

  吴惠凡同意蒋俏蕾的观点。同时,她还指出,小众文化其实并不是互联网的特殊产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众文化,只是这种文化的传播囿于时空条件的限制,大多只能发生在有着现实联系的关系之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社交软件的应用,这类文化获得了更为便捷、更为细分、更为多元的传播渠道,原本难以发声的小众文化群体能够借由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人们接触小众文化的机会大大提高,从而推动了小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小众文化不应一味被打压限制

  除此以外,本刊在前期采访中还发现,很多人,尤其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看来,小众文化都是负面消极的。

  对此,吴惠凡表示,在很多人看来,小众文化是“离经叛道”的,因此对其唯恐避之而不及。

  “但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小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态,拥有着越来越多的拥趸者,它给青少年带来的不仅仅是负面影响。当然,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认知和行为也处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对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存在好奇心重、自控力弱、容易受到煽动和诱惑等心理特征,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要对青少年投以更多的关注,可以先入为主地传递一些关于小众文化的信息,帮助孩子分辨其中的优劣,避免孩子的价值观受到不良影响,甚至产生重大偏差。在发现问题后,也不建议家长和老师采取强硬措施,直接发生对抗、冲突,这样反而容易使青少年产生逆反情绪。可以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了解其真实的心理状态,在表达理解、获取信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温和的引导,也可以尝试通过其信任的伙伴进行沟通和劝导。”

  小众文化作为一种“圈子文化”,通常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甚至是狭隘性,其转变为主流文化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其破圈速度加快,一些小众文化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对此,吴惠凡认为应该抱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这类文化报以尊重和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中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基本道德准则的内容加以治理、规范,让小众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蒋俏蕾看来,小众文化之所以被很多人认为是负面的,可能是由于部分小众文化受到媒体报道和公众关注是因其负面的影响过大,导致出现了不可逆,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情况所致。其实,很多小众文化可能并不被大众所熟悉,而是在相对固定圈层中传播的,很少“破圈”。

  “正如吴惠凡所说,很多青少年追求小众文化,其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青少年群体情感价值的诉求。情感价值的诉求,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而在青少年群体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归属的需求、在心理上依恋某个重要他人或某一群体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之一,而这种动机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强烈。由于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成长、观念觉醒的关键期,对于情感的归属、价值的渴望更为迫切,而有些小众文化恰恰成为了能够满足其需求的有效工具。可以说,部分小众文化的存在,不仅为青少年们塑造了全新的、彻底抒发自我情感与价值的场域,还适应了他们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其获得稳固的心理归属和身份认同。”

  所以,蒋俏蕾建议家长和老师,不应该一味地打压孩子们追求小众文化,而是应该看到这些小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并利用该积极作用,掌握孩子们心理诉求的同时,改变之前的教育方式,用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让小众文化成为主流价值观和青少年之间的有效沟通途径,并借助其特有的话语方式,让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可以和青少年“亲密”融合,产生积极的培育和引导作用。

  专家为主流文化破圈提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相对于小众文化备受关注,很多主流文化难以破圈。

  对此,吴惠凡认为,互联网本身对群体细分有着天然的优势,算法技术又使得人们更容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互联网看似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事实上却可能让人们的兴趣变得偏狭,甚至出现“信息茧房”。由于青少年经常标榜个性化、非主流,因此他们往往更容易被一些小众文化所吸引,在特定的圈子里进行信息分享和交流,强化固有的认知和兴趣。

  同时,吴惠凡认为,不必对主流文化破圈难过于悲观,因为主流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依然是很大的。“而且我们可以非常欣喜地看到,如今,主流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开始尝试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像《觉醒年代》这样的影视作品,以及一些音乐作品,它们通过鲜活的内容,新颖的样态,承载着主流文化的内核,在青少年群体当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当然,只有形式上的创新是不够的,还应该将这些文艺作品投放到青少年经常接触的网络平台上,让他们能够从多种渠道接触到这些作品,口耳相传,形成讨论,从而达到传播主流文化的目的。”

  在蒋俏蕾看来,互联网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主角,审美的多元化和个性的多元化被最大程度地展现和阐释,也和每个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现实密切相连,每一种小众文化无论多么标新立异,其背后都是一批有着共同意趣共同心理诉求的青少年,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共同符号得以融入社会。

  因此,蒋俏蕾建议说:“在不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前提下衍生及发展文化,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今天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小众文化,也不是互联网,而是要高度警惕极端商业化对小众文化的操控和异化。与此同时,主流文化也应该从小众文化中寻找灵感和素材,不断丰富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借助青少年小众文化更好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文/顾昕昕
 

                                                 发表于:2023-8-20  被阅:283次

申明此文章源于2023年08月10日 16:18 北京晚报,若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法律申明 - 联系方式 - 用户注册 - 证书查询 - 预约服务 - 加入收藏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名师家教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28,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服务 关闭
咨询服务 关闭